都圍繞主題,但也不乏思考,以及治國理政經驗的碰撞。
61歲的江蘇退休教師唐守平通過短視頻分享趣味物理實驗,靜電章魚實驗視頻收獲超100萬點讚。87歲的海洋地質學家汪品先是首位在短視頻平台開設主體賬號的院士,目前抖音粉絲超過65萬。
這群老年知識博主包括兩院院士、退休教授、中小學老教師等一共13位,平均年齡77歲。誰說我們不行,你們都是被埋在土裏的明珠。這樣的人文關懷,也正是教育普及的重要意義所在。
高齡不是阻礙銀發知播越來越受關注除了拚音,銀發知播群體也帶來了天文、物理、文學、美學等方麵的知識。3月4日晚,感動中國2022年度人物名單揭曉,銀發知播群體即一群通過互聯網傳授知識的退休教師,榜上有名。
用度組詞,她解釋濃度,就是你們打農藥時候管子裏的藥。
今年74歲的她,是安徽的一名退休語文老師,因為在直播間教授拚音和漢字基礎知識受到廣泛關注。隨後,很多人奔赴打卡地後發現,嘈雜的人流中,這張照片的浪漫意境其實隻有一盆小小的鬱金香,十來朵花的周圍,擠滿了長槍大炮。
老牌網紅打卡點武康大樓再次火了。以武康路鬱金香為例,最初濾鏡美圖從小紅書上火起來後,小紅書更多的用戶發筆記揭露騙局,其中較早發布的一條獲得了一萬左右的點讚和8000餘條互動。
張毅提到,小紅書的內容種草模式,為新消費品牌的崛起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輿論場,占據了新消費業態、新品牌的一個製高點,在消費決策方麵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最近上海武康路的照騙鬱金香和杭州開往春天的列車名不副實兩個爭議話題,讓小紅書的網紅濾鏡問題再次受到關注。
(作者:駐馬店市)